南京同仁医院2021年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实施方案
一、基本原则
(一)坚持以病人为中心。改进服务理念,改造优化诊疗布局流程,落实便民惠民措施,改善群众看病就医体验。
(二)坚持以问题为导向。认真梳理医疗服务中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,提出针对性整改措施,细化分解整改任务,持续改进医疗服务。
(三)坚持以质量为核心。认真落实医疗核心制度,加强内部质量管理与控制,细化医疗质量控制指标,努力提高医疗质量。
(四)坚持以持续改进为目标。密切跟踪群众就医需求,努力从体制、机制等方面分析深层次原因,寻找治本之策,采取可行措施,促进医疗事业持续发展。
二、工作措施
(一)进一步改善门诊服务
1、优化诊室布局流程。根据门急诊患者病种排序及其常规诊查流程,合理布局各专业诊室和检查、检验科室,做到流程有序、连贯、便捷。开设简易(便民)门诊,分楼层设置挂号、缴费窗口,有效引导和分流患者。
2、保持良好就诊环境。加强提醒和疏导,做好候诊、就诊区域卫生保洁,加强卫生间等基础环境管理,保持就医、诊疗环境清洁、舒适、安全、有序。卫生间、坡道等特定区域设置防滑、防跌倒设施和警示标识。完善无障碍设施,放射检查时为患者提供更衣条件和符合规范的放射防护。严格落实公共场所禁烟要求。
3、设置标识清晰醒目。在门诊大厅、电梯内、楼层侯诊区域等醒目位置设置建筑平面图、科室分布图,完善就诊流程引导系统。各科室标牌及指示标识准确、规范、清晰、明了,有明显的路径标识。为危险、易燃、易爆、有毒有害物品和放射源等设置醒目的安全警示。
4、提供便民服务设施。为患者提供饮水、轮椅、自动取款机、手机充电器等便民设施。推行“一站式”服务,为患者提供导医咨询、病历复印、预约诊疗、医保报销、健康管理、开具慢性病处方等服务。
5、着力规范窗口服务。实行一次告知制,窗口工作人员对患者办理业务、咨询应当耐心热情作出说明、解释,提供准确、可靠信息,一次性予以告知,让患者少跑腿。实行首问负责制,第一个接触患者的在岗工作人员负有首次接待的责任,使用文明规范用语,热情接待,耐心听讲,认真受理,服务周到,严禁使用“不知道”、“不归我管”等语言,不得以任何借口拒绝、推诿、拖办或置之不理。属于本窗口职责范围的业务,要热情高效办理;不属于本窗口职责范围的业务,要耐心说明,引导患者到相应承办科室。实行挂号、住院、检验、“一站式”服务台等窗口工作人员提前30分钟以上挂牌上岗。
(二)进一步推进预约诊疗
6、提高预约比例。积极推进预约诊疗平台建设,为患者提供有效、便捷的多渠道预约方式(包括电话预约、网络预约、短信预约、诊间预约、微信预约、现场预约及自助预约机等),提高预约诊疗比例,确保患者预约信息完整详实。
7、实现分时预约。全面推行分时段预约,合理安排患者就诊、检查时间,尽量缩短在医院候诊时间。
(三)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
8、合理调配资源。根据门急诊患者病种排序情况,科学安排各专业出诊医师数量,保证医师有足够的诊查时间。合理安排检验检查设备和人力资源,逐步缩短检查等候时间和出具检查报告时间,力争做到预约诊疗患者及时检查。积极探索建立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,设立多学科综合门诊,为患者提供方便。根据中医诊疗特点优化服务流程,缩短患者取药等候时间。
9、促进医疗资源下沉。建立区域医疗联合体,逐步完善分级诊疗与双向转诊。深化与大院、名医的合作,支持本院科室与外院科室技术合作,聘请专家坐诊、手术、进病房。
10、检查结果互认。继续推进同级医疗机构检查、检验结果互认工作。
(四)进一步加强急诊急救能力建设
11、加强急诊力量。急诊医护人员配置满足急诊工作需求,经过急诊专业训练,掌握危急重症抢救技能。根据急诊需求变化规律,合理调配急诊力量,在急诊量大的夏季和冬季,配备急诊加强班,不推诿、拒诊急诊患者。
12、及时救治重患。实行急诊患者按病情轻重分级分类处置,对急性心脑血管疾病、严重创伤、急危重孕产妇、急危重老年患者、急危重儿科患者,开通绿色通道,先救治、后缴费。加强急诊与临床科室间的衔接,需住院患者及时收入院治疗。
13、落实应急救助制度。进一步推进疾病应急救助制度,及时救治无法查明身份或身份明确无力缴费但须紧急救治患者,不拒绝、推诿或拖延救治。按时做好应急救治费用核销工作。
(五)进一步发挥信息技术优势
14、加强信息管理。推行电子病历,建立互联互通的大数据信息库,提供诊疗信息、费用结算、信息查询等服务。
15、进一步推行互联网医疗、积极探索医疗服务新模式,加大宣传宣教,提升居家护理服务量。
(六)进一步改善住院服务
16、完善入、出、转院服务流程。做好入、出院患者指引,入、出院事项实行门诊告知或者床边告知。做好入、出院手续办理及结算时间预约安排,减少患者等候。加强转院(科)患者的交接,及时传递患者相关信息,提供连续医疗服务,逐步实现转院(科)医疗服务无缝衔接。
17、改善住院条件。加强病区规范化建设与管理,严格执行探视和陪护制度,及时更换陈旧病床,保证护栏、移动餐桌完好无损,加强病房单元建设,为住院患者创造安静、整洁、安全的住院环境。改善患者膳食质量,提供临床营养服务。
18、开展患者随访。加强出院患者健康随访,利用电话、微信等多种形式开展。根据患者随访结果,改进住院服务。
(七)进一步改进护理服务
19、落实优质护理。继续扩大优质护理服务覆盖面。责任护士全面履行护理职责,根据所负责患者的疾病特点和生理、心理、社会需求,对患者实施身心整体护理。
(八)进一步规范诊疗行为
20、落实医疗核心制度。认真落实首诊负责、三级医师查房、分级护理、疑难病例讨论、死亡病例讨论、危重病人抢救、会诊、手术分级管理、术前讨论、查对、病例书写规范与管理、交接班、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等医疗质量和安全核心制度。
21、落实患者安全措施。根据国家卫健委2021年质量安全改进目标,形成各目标专项管理组,推行院内目标改进。
22、推广临床路径。将推行临床路径管理作为规范诊疗服务行为的重点措施,提高诊疗行为规范性、透明度,提升同质化医疗水平。
23、加强合理用药。运用处方负面清单管理、处方点评等形式控制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。规范抗菌药物药物、抗肿瘤药物、辅助用药临床应用,加强临床使用干预,推行个体化用药,降低患者用药损害。
南京同仁医院
2021年2月26日
版权所有:南京同仁医院有限公司 地址:南京市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吉印大道2007号
邮编:211102 预约、咨询热线:400-600-0606
公安备案号: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009号 备案号:苏ICP备10202488号-1
版权所有:南京同仁医院有限公司
地址:南京市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吉印大道2007号
邮编:211102 预约、咨询热线:400-600-0606
备案号:苏ICP备10202488号-1